北京時間7月25日上午消息,中歐雙方的消息人士稱,北京談判代表就中歐光伏談判的關鍵問題與歐盟達成一致。歐盟計劃下月對中國光伏產品施加的懲罰性關稅可能得以避免。
中國和歐洲的消息人士稱,經過六周的談判,談判代表接近就中國太陽能面板在歐盟28國的最低售價以及年度配額達成一致。
貿易保護主義害死人,世界經濟多次證明了這一點。全球化時代,中歐兩大強勢貿易體,因為光伏產品不能好好坐下來談判,最終不得不發生貿易戰,顯然是無可避免的零和博弈。
歐委會很固執,雖然有一半以上的歐委會成員反對對華光伏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盡管歐委會的一意孤行,將使其成員國失去近20萬個就業機會,盡管使歐委會民眾在市場上無法享受到價廉物美的中國光伏產品。
貿易伙伴,甲方乙方,自然要講雙贏,有分歧了,好好協商,才是務實之道。更何況,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不僅給予來訪的法國總統奧朗德以經貿大禮,更在亞歐四國行中,在瑞士和德國苦口婆心地申明中國立場,希望歐委會在攸關中國重大經濟利益的光伏產品方面,慎重考慮中方立場。
而歐委會的表現令人失望,依然故我地對華光伏產品操起大棒,這也意味著中方不得不應戰。中國啟動對歐盟葡萄酒的"雙反"審查,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
歐委會對華涉案光伏產品的價值總額有200多億美元,這對中國龐大的出口貿易而言,比例并不占多。但是對于陷入市場危局的中國光伏產業而言,可謂毀滅性的打擊。正因為如此,中國對歐委會葡萄酒啟動"雙反"審查,不過是中國報復性貿易手段的第一步。
據海關統計,2012年中國自歐委會進口葡萄酒2.9億升,增加5.8%,占進口總量的67.6%,不足17億美元。要和歐委會的"制裁"手段相當,中國未出的很牌和王牌還有很多,譬如網友們建議的,放棄空客合同等。如此一來,這場由200億美元光伏產品引發的貿易戰,將會產生連鎖的漣漪效應,對中歐貿易造成倍增的負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