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一則震撼美國“清潔”太陽能發電產業的報道備受關注。這則報道稱,太陽能電池生命周期評估相關數據中,并未包括與生產廢棄物的處理和運輸有關的碳足跡。這條消息爆出后,太陽能發電產業的生產者責任開始受到高度關注。
加利福尼亞州有毒物質控制局(DTSC:Department of Toxic Substances Control)公布了在加州建有工廠的17家太陽能發電企業的廢棄物處理數據。數據顯示,在2007年至2011年上半年期間,共計排放了約465萬鎊的污泥和污水。這些企業中包括從奧巴馬政權獲得高額的有條件貸款擔保后破產的美國Solyndra公司,以及多家太陽能發電風險企業。
DTSC稱,廢棄物中約有97%在加利福尼亞州得到處理,約14萬鎊是運到遠方的阿肯色州和明尼蘇達州等9個州進行處理。而這些企業并沒有將運輸使用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包含在其產品的生命周期評估中。
在這則新聞之后,與Solyndra一樣接受有條件貸款擔保后破產、在科羅拉多州建有生產工廠的美國Abound Solar公司的廢棄物也被爆出新聞。Abound Solar與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廠商美國First Solar公司一樣,生產著使用碲化鎘(CdTe)的組件。
Abound Solar于2012年破產。之后,科羅拉多州公共衛生與環境部(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and Environment)在Abound Solar的倉庫里,發現了庫存和殘次品等共約十萬枚CdTe型太陽能電池組件。并且,還在其它倉庫發現了未經處理就放置不管的、裝有鎘(Cd)液體的桶,于是責令Abound Solar進行處理。預計這些無害和有害廢棄物的總處理費用將達到約220萬美元。
Abound Solar的破產管理人目前正在尋找CdTe型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收購方,同時還在調查廢棄物處理的拍賣競買人。采用相同技術的First Solar“為了維護太陽能發電行業的面子”,已向Abound Solar的破產管理人申請承擔Abound Solar的廢棄物處理和太陽能電池組件回收利用。
制造CdTe型太陽能電池組件的First Solar主動構筑了從制造到銷售、回收和廢棄的封閉循環(Closed Cycle)體制,開展了不將Cd排放到外部環境中的業務模式。全球傳訊總監Steve Krum稱,該公司為此“在美國、德國和馬來西亞建立了廢棄物和模塊的回收利用工廠”。通過回收和再利用,約95%的Cd和約90%的玻璃能重新用于新組件。
雖然落后于歐洲,但在作為美國最大太陽能發電市場的加利福尼亞州,已有了對廢棄組件的廢棄處理進行管理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