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疲軟,亞非拉雄起——這9個字就能總結2013年上半年中國光伏出口格局變化。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太陽能光伏產品分會8月8日向本報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受貿易摩擦影響,上半年中國光伏電池片及組件對外出口額銳減30.97%至65.22億美元,其最核心原因是出口價格下降41.07%,盡管出口量增長17.02%。
對歐洲、北美、大洋洲出口額大幅下滑,約占出口總額半壁江山(42.81%)的歐盟市場同比下降近五分之三(58.33%)。但上半年對亞非拉出口有所增長,對亞洲出口同比增長1.5倍(150.49%),提升至出口總額的五分之二(37.99%),超過原中國第一大出口市場歐盟。對非出口也保持連續快速增長,同比增長近五倍(499.73%)。
在新興市場中,針對日本 、印度和南非這三個國家的出口增長尤為顯著。其中,對日本出口12.9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三倍。印度同比增長近兩倍。最夸張的是南非市場,增長尤其迅猛,出口額達2.5億美元,同比增長22倍。
歐盟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發的“雙反”調查始于2012年11月8日。機電商會的報告中稱,這次 “國外對我太陽能電池產品”雙反“調查,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是致命性和毀滅性的。”直到8月初歐盟與中方達成“價格承諾”協議,部分光伏企業才將被免于征收高額反傾銷稅。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指出,新興市場的成績亮眼,并非由于這些市場需求猛增,而是因為歐美市場的萎縮,中國光伏產品被迫轉向。此前國內光伏產品出口過多地關注于歐美市場,而忽視了亞非市場的需求。中國光伏產品在歐美市場上遭遇打擊,迫使其必須開始調整戰略,將出口轉向日本、印度、南非等國。
但任浩寧強調,這些所謂新興市場的容量并不大。
上半年對日出口額是12.9億美元,任浩寧預期年末能達到20億-24億美元,但他并不看好印度市場,上半年出口額為2.76億美元,他預期全年頂多突破5億。他認為對南非全年出口額也將徘徊在5億美元左右。
光伏行業人士表示,日本今年是全球光伏領域增長最快的市場。日本市場的異軍突起事出有因——福島核泄漏發生后日本國內反對核電站的呼聲,加上去年7月開始實施的新能源補貼法案《可再生能源法》,為日本太陽能光伏產品市場迅猛增長提供了良好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