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都采取轉移市場,開拓新興市場的戰略時,要警惕新一輪價格戰
雖然中歐光伏談判和平解決,但光伏企業在歐洲市場的日子仍不好過。昨日,國內多家光伏企業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0.56歐元/瓦的協議價格已經開始影響他們在歐洲市場的訂單。
“雖然還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出來,但訂單減少是肯定的。”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媒體發言人王志新告訴記者,此前公司便做過預估,協議價格將使其歐洲訂單從之前的63%下降至43%。
訂單銳減
對于中國光伏來說,歐洲是非常重要的市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至歐盟的比例最高時占據總出貨量的90%以上。
也正因如此,歐盟“雙反”的危害極大,經過多輪談判,歐盟最終答應取消“雙反”,但以中方必須簽署“價格承諾”協議作為交換條件。協商之后,中方給出的最低承諾價格為0.56歐元/瓦,出口歐盟的太陽能電池板則不超過7GW。這一協議在8月6日生效。
“原先客戶做投資模型時是按照低于0.56歐元/瓦做的,現在突然成本上升,導致一些客戶原本計劃的光伏電站項目也中途取消。”輝倫太陽能袁全告訴記者。
王志新也告訴記者,之前中國光伏產品的售價要比0.56歐元/瓦的協議價低很多,這也是競爭力,但是,現在實行0.56歐元/瓦的最低售價,等于把中國產品最大的競爭力給削除了,很多客戶沒辦法接受現在的高價,訂單必然減少。“預計公司今年的歐洲出貨量同比下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