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碳市場進程開始加速。 8月31日,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在2014年中國低碳發展戰略高級別研討會上透露,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計劃于2016年試運行,配額由國家統一分配,局部省市先入場,未入場省市仍須完成分配的總量目標。 “按照中央改革辦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試點實操經驗的基礎上
全國統一碳市場進程開始加速。
8月31日,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在2014年中國低碳發展戰略高級別研討會上透露,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計劃于2016年試運行,配額由國家統一分配,局部省市先入場,未入場省市仍須完成分配的總量目標。
“按照中央改革辦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試點實操經驗的基礎上,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要加快推進。”孫翠華表示:“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完成《中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的起草工作,正在內部討論,10月上旬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計劃于11月初上報國務院和中央改革領導小組。”
據悉,為使碳交易各環節都有法律、規則依據并健康有序運行,《管理辦法》還需一系列配套的實施細則來支撐,以排放配額總量控制為前提,形成一套完整的配額管理和交易制度體系。
孫翠華進一步解釋,這一體系的核心要素包括:覆蓋范圍、配額總量、分配制度、排放報告及核查體系、注冊登記系統、交易系統、信息披露機制、市場監管和調節機制等,各個要素之間環環相扣,互為支持。
碳排放納入統計系統 數據基礎是碳市建設的決策依據。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CDM和碳市場管理部負責人鄭爽表示,通過7個試點城市的建設,現已收集了2000余家企業近三年的碳排放數據,填補了我國在數據方面的空白,地方政府初步掌握了行業的排放狀況和趨勢。
在試點的基礎上,數據收集工作現已在全國范圍全面鋪開。孫翠華表示,國家發改委計劃用2-3年的時間完成全國統一碳市的設計工作,除管理辦法和配套細則,還包括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登記系統、溫室氣體核算方法等。
作者:李雪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