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布今年1月至5月電子信息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其中光伏相關行業投資回升,同比增長62.8%。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最新發布的年度新能源展望報告,我國零碳排放能源發電量將在2033年超過化石能源成為發電的主力軍,其占整個發電市場的比例將在2040年達到65%;風能與光伏的比
近日,工信部公布今年1月至5月電子信息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其中光伏相關行業投資回升,同比增長62.8%。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最新發布的年度新能源展望報告,我國零碳排放能源發電量將在2033年超過化石能源成為發電的主力軍,其占整個發電市場的比例將在2040年達到65%;風能與光伏的比例從2014年的5%激增到2040年的37%。
目前,我國光伏發電的主要實現方式是傳統的集中式大型地面電站,項目實施難度小、盈利穩定等優點使其頗受英利集團、保利協鑫等諸多國內光伏龍頭企業的青睞。但對比而言,在可再生能源發電普及率更高的歐美國家,分布式光伏是其主要的太陽能利用方式。實際上,從既有支持政策來看,分布式光伏將成為我國光伏發電的主要發展方向。
2013年8月,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實施0.42元/千瓦時的補貼政策;2014年9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明確指出在項目備案時可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中的一種模式,其中“全額上網”項目的全部發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收購,分布式光伏的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今年3月,國家能源局下發《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對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及全部自發自用的地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各地區能源主管部門隨時受理項目備案,電網企業及時辦理并網手續。項目建成后即納入補貼范圍,從政策層面為分布式光伏市場掃除了障礙。此后,能源局、發改委、工信部、銀監會等多部委陸續出臺支持政策,極大地改善了光伏發電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市場環境,分布式光伏大有“后來居上”之勢。
國內分布式光伏市場正在蓬勃興起,光伏企業及資本大鱷正在向分布式光伏市場集結,但分布式光伏并網難的問題仍是制約其快速發展的頑疾。
記者了解到,從目前推廣速度較快的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省份的情況來看,一些安裝了屋頂光伏系統的居民前往供電局辦理并網手續時,遭遇找不到對應的辦事人員或是工作人員不了解光伏并網辦理流程、不清楚具體政策等尷尬,幾年前家庭光伏“并網無門”的問題如今依然存在。
政策已然明朗,為何并網依然阻力重重?對此,從事光伏行業多年的北京仁暉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劉隴華指出:“雖然已無政策障礙,但分布式光伏的并網機制尚未建立。這使分布式光伏并網面臨著支持政策難以真正落地的困境。”
作者: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