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盡快建設相關光伏工程,就意味著其工程將從政府的補貼目錄中消失,與補貼資金失之交臂。
近日,財政部對外公布了總計54兆瓦的2009年金太陽工程項目(共39個)名單,這些項目被全部取消了補助資格,其中就有尚德、阿特斯、BP等這樣的國際知名光伏企業擔任業主的工程。
此外,新一批總計272兆瓦的金太陽示范工程以及關鍵設備中標供應商名單(2010年)也一并公開。
54兆瓦示范項目被取消
2009年7月21日,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決定綜合采取財政補助、科技支持和市場拉動方式,加快國內光伏發電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三部委計劃在2~3年內,采取財政補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示范項目。
隨后,不少企業都紛紛上報了項目,一些項目最終成為金太陽示范項目,享受財政補貼。補貼標準是:若并網光伏發電項目,按光伏發電系統及其配套輸配電工程總投資的50%補助;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系統,則按總投資的70%補助。
但是,一些項目由于久拖不建,最終被取消了示范項目,不再享受補助。
財政部公布的目錄名單中顯示,洛陽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作為業主、承擔的洛陽師范學院太陽能光伏建筑應用項目(1100千瓦)就因無法實施而被取消。
而洛陽機場二期光伏發電示范項目、洛陽新區圖書館光伏發電示范項目等3個由阿特斯光伏電力(洛陽)有限公司實施的工程也同樣被叫停。
碧辟普瑞太陽能公司(BP在華合資企業)也赫然在取消名單之中。其在陜西省開發的總計7300千瓦的大明宮發電、火車北站光伏項目、咸陽機場項目以及商洛比亞迪榆林光伏發電項目也統統被砍掉。
此外,被財政部點名取消的,還包括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擬在青海建設的5000千瓦示范項目,天津市津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在天津、北京市排水集團、北京市環衛集團等在北京的金太陽項目。
一位光伏業內人士表示,部分項目未能實施的原因并不相同,有的是因為項目投資方的審批流程冗長,有的則是供貨商、承建方或項目投資方之間在供貨價格以及其他問題上存在分歧所致。
東方證券研究員鄒慧表示,此次取消補助,一方面可以看出政府對項目補貼工程管理的嚴謹,同時這種做法也能“殺雞儆猴”,督促未來再中標的企業盡快按要求來建設補貼項目。
中標價不低
財政部也表示,在財政部、科技部、建設部以及國家能源局統一招標方式之下,確定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3個開發區或工業園區作為太陽能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一期規劃項目83個,規模170兆瓦;國電光伏(江蘇)有限公司等34個項目則為單體金太陽示范項目,規模92兆瓦;青海省祁連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且末縣、西藏自治區班戈縣則作為光伏發電解決無電地區用電問題的示范縣,規模為10兆瓦,總規模為272兆瓦。
另外,應用于金太陽工程的關鍵設備也由多家企業提供。其中,晶體硅光伏組件入圍者為英利能源、上海太陽能科技及江陰海潤太陽能等三家,價格分別在10.5元~11元/瓦。逆變器企業提供商則有8家,價格在0.69元~1.3元/瓦之間,儲能鉛酸蓄電池的入圍企業則有山東圣陽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
一家從事電池銷售的公司內部管理層告訴本報,從現有市場看,上述晶體硅的報價并不算太低,供貨商有一定的利潤可拿,“最近,因為德國等歐洲市場已進入冬季,加上德國調低了光伏補貼,無論是光伏組件的出貨量還是價格都在下跌,最低的國內供應價可以達到9.9元/瓦左右。而供應給金太陽工程的光伏組件價格之所以并不是行業最低價,可能源于金太陽工程本身是一個補貼工程,否則企業報太低的價格,就賺不到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