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我國向國際做出的承諾 “爭取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時隔一年,財政部等四部委2日聯合召開會議,決定加快推進國內光伏發電的規模化應用,而這背后是我國巨大的光伏發電應用前景。
在目標和機遇面前,經過幾年的探索,我國的光伏發電發展和扶持思路日漸清晰。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甚至認為,目前光電示范工程的推廣和部署是一個強有力的信號 “我們要強有力的啟動國內市場”。
集中示范 找到國內光伏應用落腳點
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光伏電池生產大國。“2009年我國光伏電池產量占全球的40%,居世界首位。”張少春說,但由于光伏發電成本高等因素,我國光伏組件95%以上用于出口。
“我國建筑屋頂面積總計約100億平方米,若10%的屋頂裝上光伏屋頂,可再造一個三峽電站。”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談到廣闊的國內市場時興奮不已。
為大力推動國內光伏的應用,我國已通過示范項目取得初步成就。據財政部介紹,2009年和2010年中央財政已安排近100億元支持了1000多兆瓦金太陽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
而這一政策思路正得到強化。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3個開發區已經被確定為我國首批“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一期建設規模達到170兆瓦。“力爭2012年以后每年不低于1000兆瓦,從而形成持續穩定、不斷擴大的光伏發電應用市場。”張少春表示。
相對來講,實行集中連片示范,形成規模效應,有利于進一步降低系統等價,也有利于電網集中管理。初步估計,目前我國有100多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平均每個開發區面積都在幾十平方公里,可安裝光伏發電規模約在100兆瓦,如果這些區域都實現規模化應用,僅國家級開發區就可以實現1000萬千瓦裝機。
“設立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無疑為大規模啟動光伏產業國內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也讓我們這些以出口為主的企業看到了轉戰國內市場的機遇。”此次獲得示范區關鍵設備中標的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苗連生說。
財政補貼 快速降低應用成本
全球光伏市場近年來快速發展,2009年全球光伏發電安裝量達到730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3%,目前歐盟安裝了461萬千瓦,遠大于其火電新增241萬千瓦的裝機。
而各國光伏市場的發展都和國家的補貼有關。國際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競相實施“綠色新政”,加大對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的投入。美國聯邦政府提出在未來10年內投入1500億美元用于研發包括光伏發電在內的新能源技術,今年7月又實施“千萬屋頂計劃”,政府按工程項目投資的50%給予補貼。
我國也意識到財政補貼是啟動光伏發電市場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財政部此次明確,將對關鍵設備按中標協議價格給予50%補貼,其他費用按不同項目類型分別按每瓦4元和6元給予定額補貼。
據了解,示范項目得到財政補貼后,每瓦投資僅在8元左右,按年滿發電1100小時測算,項目用電價格在0.8元每千瓦時左右,凈資產收益率就能達到10%以上。特別是在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部分地區,目前工商業峰時電價都在0.9元每千瓦時以上,光伏發電已有一定優勢。
同時,大規模示范及財政補貼也有利于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和規模化,從而降低成本。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產業化的推廣,目前光伏發電組件價格已由前兩年的每瓦20多元下降到10元左右,逆變器由每瓦5元降到1元左右,光伏系統投資由每瓦40多元下降到18元左右。
關鍵技術研發 從根本上提高光伏發電競爭力
關鍵技術的突破是今后我國光伏產業推廣道路上重要一環。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說,由于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國企業只能賺取薄利,資源和環境的代價由我們支付了,清潔能源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卻流向了國外。
突破技術瓶頸已成為各方共識。據科技部介紹,我國已經在973、863、科技支撐計劃中圍繞光伏電池材料、各類光伏電池、電池生產裝備及工藝、并網光伏電站及關鍵裝備等方向部署了一系列重大、重點項目,下一步太陽能開發利用技術已被明確列為“十二五”能源領域科技發展重點方向,力爭5年內將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降低到初步具備與火電等傳統能源競爭的水平。
部分企業也加大了科技攻關力度。據英利公司介紹,他們通過工藝創新,已將單晶硅電池的轉換效率提高到20%,多晶硅提高到18%。苗連生表示,力爭2012年降低到每度1元以內。
曹健林認為,高效率、低成本的晶體硅光伏電池,薄膜光伏電池,控制器、逆變器等關鍵配套設備,長壽命、低成本的儲能裝置以及系統集成技術都將是今后的重點科研方向,科技部將根據這些技術中長期發展趨勢,進行重點支持。
完善配套措施 保證光伏發電順利應用
除了光伏發電產品本身,光伏電站與電網的并入、相關建筑設計的配套等,都會對光伏發電的應用起到重要作用。
據了解,光伏發電具有隨機性、間歇性、接入分散等特點,能不能較好地與并入電網將對光伏電站作用的發揮起到重要作用。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帥軍慶表示,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加快智能電網建設,同時將光伏發電發展作為“十二五”電網發展規劃的重點內容予以考慮,積極支持兩大示范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電網接納光伏發電的能力。
我國目前的電網條件,對光伏發電等分布式能源接入還有一定障礙,仇保興表示,應在城市大量分散分布建筑光伏電源組成的光伏微電網系統中推廣“共網接入”技術,即可實現光伏發電在建筑中自發自用,又可適應目前的電網條件,不影響電網安全。
對于光伏發電與建筑的合理融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要求,各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加強對示范項目的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將光電建筑應用設計列入施工圖設計專項審查內容,定期對示范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