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生產耗能大,污染大,發出來的電還比不上耗電”這種說法從十余年前起源,流傳甚廣,其實沒有事實依據,也不符合中國光伏業現狀。當下需要解析和改變這些負面理解。
作者:林伯強
來源:南方都市報
原標題:應為光伏“高耗能高污染”正名
中國光伏企業經歷了坎坷的大起大落的發展,對光伏產業的質疑也未間斷,比如說“光伏生產耗能大,污染大,發出來的電還比不上耗電”。這種說法從十余年前起源,流傳甚廣,其實沒有事實依據,也不符合中國光伏業現狀。當下需要解析和改變這些負面理解。
中國政府的清潔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15%,為滿足這一目標,風電和太陽能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將翻倍。考慮到風電和太陽能發展的困難,政府“十三五”期間還將從政策上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明確加強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
光伏的靈活性(處處可貼)和普遍性(陽光普照)使其成為未來最具前途的可再生能源,經過政府與太陽能相關行業十余年的努力,中國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分別為3712萬千瓦和606萬千瓦,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光伏制造業已經超越起步發展階段,進入了成熟發展的階段。
但是,中國光伏企業經歷了坎坷的大起大落的發展,對光伏產業的質疑也未間斷,比如說“光伏生產耗能大,污染大,發出來的電還比不上耗電”。這種說法從十余年前起源,流傳甚廣,其實沒有事實依據,也不符合中國光伏業現狀。
光伏制造業主要包括晶硅提純、硅錠硅片、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四個環節。晶硅提純從工業硅粉中提取太陽能級晶硅,然后將硅晶體切割加工、刻蝕清洗、印刷電極制成光伏電池片,再由電池片封裝制成最終的光伏組件。其中,晶硅提純需要在高溫條件下完成,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約占總耗能的56%-72%,是產業鏈中最主要的化工生產過程。所謂的“高耗能高污染”應該主要針對這一環節。
首先討論光伏的耗能問題。晶硅提純確實是大規模、高耗能產業。然而這不等于光伏產品就是高能耗,需要將單位光伏組件生產中所耗的總能量折算成耗電量,并與組件全壽命發電量進行比較。隨著產業的快速擴張規模化發展與技術進步,中國光伏能耗下降非常迅速,同時政府非常強調光伏生產節能發展。2006年以來隨著技術進步和環保標準提高,中國光伏產業鏈平均綜合電耗大幅度下降,2015年工信部發布的《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規定多晶硅生產過程的電耗須小于120千瓦時/千克;新建和改擴建項目須小于100千瓦時/千克,這一能耗水平應該比較接近目前世界先進水平。
作者:林伯強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