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民陳繼霖自家的頂樓陽臺上,放著自制的木頭支架,11塊光伏面板平鋪其上,這個2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就是他的“個人光伏發電站”。
作者:欒曉娜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在家建個人光伏發電站?有上海居民嘗試,大多數人不懂更不裝
在上海市民陳繼霖自家的頂樓陽臺上,放著自制的木頭支架,11塊光伏面板平鋪其上,這個2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就是他的“個人光伏發電站”。
2013年5月31日,陳繼霖在整修陽臺上的光伏電板。新華網資料圖
2016年7月18日,陳繼霖告訴記者,這11塊長寬約1.5米的光伏電板,總容量約2500瓦,在上海的光照條件下,年均發電量可達2600千萬時,可滿足自己家里70%的用電需求。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目前已申請光伏發電的居民中,有不少是自己本身就從事光伏相關行業,另外一些則是偏愛清潔能源的環保主義者。“這兩者所占的比例很高。而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講,可能都不太了解這種設備,也就想不到去安裝。”國網上海市供電公司市南供電公司相關人士說。
與國網并網,沒有儲能功能 2012年10月,國家電網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暫行)》,對滿足條件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承諾接入電網,免費提供接入系統方案制定、并網檢測、調試等全過程服務,并且全額收購這些項目富余的電量。
根據上述文件,居民可在自家的屋頂或陽臺安裝光伏板,通過收集太陽能完成發電,并通過逆變器轉換成交流電,可直接與國家電網實現并網,除了滿足自用外,多出來的電還可以賣給國家電網,同時享受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
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對太陽能發電感興趣的陳繼霖于2012年11月向上海市電力公司提出申請。
在得到電力公司的許可后,家住閔行七寶的他花費約1.7萬元采購了光伏發電設備,并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于12月中旬完成了整套設備的安全檢測和安裝調試。2013年1月5日,他的光伏設備正式實現與國家電網并網,多出來的電量以每千萬時0.42元的價格賣給國網,在電量不夠時則付費使用國家電網的電。
2013年3月,作為上海首批申請光伏發電的居民之一,陳繼霖從國家電網拿到了100余元的購電費用,這是國家電網向居民發出的第一筆光伏發電的購電費用。
2016年7月18日,陳繼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在頂樓陽臺上安裝了約20平方米的光伏面板,平均每年發電2600千萬時左右,可滿足自己家里70%的用電需求,“發電多時就賣給國網,不夠時就用國網的電!
他還告訴記者,
由于這套光伏發電系統只是與國網并網,但并沒有儲能功能,因此當光照不足導致發電量小而家里用電量較大時,便需要使用國網的電能,而當光伏發電量大而家里用電量較小時,則可將多余電量全部賣給國網。截至目前,他的這套光伏發電設備共發電7900千萬時左右,其中向國網輸出約2000千瓦時。
作者: 來源: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