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光伏產業“馬太效應”或將凸顯 補貼下調、“領跑者”計劃以及將實施的全面競價是主因
作者:楊鯤鵬
來源:中電新聞網
原標題:光伏產業“馬太效應”或將凸顯
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已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從《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和國家能源局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可以看出,光伏產業在今年依然有諸多發展機遇。和去年一樣,今年“6·30”后,地面光伏電站補貼仍將繼續下降。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那么,今年上半年乃至全年光伏產業究竟會朝著什么方向發展呢?
預測:今年光伏將保持穩定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地面光伏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424萬千瓦,同比增長200%,其中去年8月以后,分布式光伏每月并網量占比都在50%左右。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光伏目前還存在一些發展瓶頸,但預計2017年光伏裝機依然會出現較好的增長態勢,上半年地面光伏電站不僅會有大幅增長,分布式光伏由于受到政策鼎力支持、市場潛力巨大兩方面的有利因素影響,發展速度也將會進一步加快。
在政策層面,2016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通知稱,對一至三類資源區新建光伏電站的標桿上網電價進行調整,但對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標準不作調整。這使得更多的企業會抓住分布式光伏市場;同年底,《規劃》提出,大力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繼續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 區建設,到2020年建成100個分布式光伏應用示范區。這又是一個發展契機。
此外,相對于地面光伏電站,目前分布式光伏發展空間比較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分布式光伏僅占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的13.3%,今后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據記者了解,目前廣東、江蘇等一些地方的園區對分布式光伏的積極性很高。園區的積極性直接刺激了企業的投資熱情,像晶科、協鑫等知名企業已宣布屋頂光伏發電要達到1吉~1.5吉瓦以上,這主要是與園區合作。另外,對解決整個屋頂開發中存在的問題,一些互聯網工具應用而生,比如東潤環能的能量魔方軟件。
據 《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以下簡稱《路線圖》)預測,2017年在保守的情況下,在普通項目(12.6吉瓦)、領跑技術基地(5.5吉瓦)、光伏扶貧(4.81吉瓦)、增補指標(10吉瓦以上)、分布式光伏等多因素驅動下,光伏裝機增速將會加快,預計今年新增裝機逾20吉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有望達到6吉瓦以上。
對此,協鑫新能源品牌傳訊總經理葉超表示,從2017年光伏裝機量規劃超過20吉瓦的情況來看,這將是我國光伏裝機市場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高速增長市場向大體量穩定市場轉型。
作者:楊鯤鵬 來源:中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