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補貼下調和光伏組件生產成本下降的影響,2016年我國光伏產業實現了迅猛發展,其中光伏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從本期開始,本版將連續推出“光伏發展較快地區亮點管窺”系列報道,重點關注青海、內蒙古、河北、寧夏這四個光伏產業發展較快省(區)發展亮點。 數據顯示,2011~2016
由于受到補貼下調和光伏組件生產成本下降的影響,2016年我國光伏產業實現了迅猛發展,其中光伏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從本期開始,本版將連續推出“光伏發展較快地區亮點管窺”系列報道,重點關注青海、內蒙古、河北、寧夏這四個光伏產業發展較快省(區)發展亮點。
數據顯示,2011~2016年,青海光伏累計發電量267.23億千瓦時,其中2016年全省光伏累計發電量達到59.48億千瓦時;截至去年底,全省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到682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二。
據了解,青海作為我國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近幾年來,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速度較快,并相繼建成柴達木、共和兩個百萬千瓦級大規模集中并網光伏發電基地。如今,青海也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光伏發電基地。
亮點一 所有光伏電站配件“一站搞定”
資料顯示,青海全省年總輻射量達5800~7400兆焦/平方米,省內可用于光伏發電的荒漠化土地達10萬平方千米。憑借得天獨厚的光照資源和荒漠化土地資源,自2009年開始,青海按照“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的光伏產業發展思路,大力培育和發展光伏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獲益于光伏組件價格的下跌以及國家光伏發電項目上網標桿電價的確定,青海在當年就有42個爭取優惠電價的光伏發電項目獲準建設,其中柴達木盆地光伏裝機容量首次突破百萬千瓦。隨后,連續3年啟動實施了三個百萬千瓦級光伏電站群建設工程。其中,2014年8月,全球最大 水光互補并網光伏項目———中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龍羊峽水光互補二期530兆瓦并網光伏項目,在海南州生態光伏產業園開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群。使得青海光伏發電勢頭持續 “領跑”全國。
基于以上原因,2014年,全球領先的光伏逆變器制造商陽光電源落戶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并投入2億元用于光伏產業逆變系統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目前陽光電源(青海)公司逆變器產能為1吉瓦,可以滿足青海及周邊地區光伏逆變器的供應。
尤其在2015年,“以政策帶建設,以并網帶電站,以電站帶產業”的政策極大地帶動和增強了青海全省光伏制造企業的積極性,光伏制造業投資保持持續較快增長,產業鏈條更加合理。
青海省經信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青海吸引了包括陽光電源、中電投西安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中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及亞洲硅業等在內的眾多有影響力的企業,發展鑄錠、切片補鏈項目,培育逆變器、支架、光伏玻璃等配套產業。現已初步形成從“硅材料—切片—太陽能電池—組件—系統集成—光伏電站”完整的產業鏈及配套產業群。如今,在青海,所有光伏電站配套產品都能“一站搞定”。
作者:楊鯤鵬 來源:中國電力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