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dbi8b"><legend id="dbi8b"><th id="dbi8b"></th></legend></li>

  • <span id="dbi8b"><optgroup id="dbi8b"></optgroup></span>

    <span id="dbi8b"></span>

    觀察| 中國光伏巨頭卷土重來

    2020-09-17 06:46:32 太陽能發電網
    9月16日,中國光伏巨頭隆基股份收漲1.71%,市值突破2700億,從年初的股價21元漲到74元,股價年內突破3倍。今年以來,光伏行業的高景氣度尤為明顯,多家光伏公司市值漲幅超100%。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市值先后分別突破了2000億元、1000億元大關,分別位列光伏市值排行榜的第一和第二位,其市盈率堪比市場火熱的半導體公司。2020上半年,隆基
    9月16日,中國光伏巨頭隆基股份收漲1.71%,市值突破2700億,從年初的股價21元漲到74元,股價年內突破3倍。

    今年以來,光伏行業的高景氣度尤為明顯,多家光伏公司市值漲幅超100%。

    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市值先后分別突破了2000億元、1000億元大關,分別位列光伏市值排行榜的第一和第二位,其市盈率堪比市場火熱的半導體公司。

    2020上半年,隆基股份凈利潤達到41.16億,同比增長104.83%.

    以往,散戶看到光伏兩個字就害怕,而現在紛紛拼了命上車。

    作為能源革命的代言人,隆基股份曾宣稱,在中國光照好的地方光伏度電成本大概是一度電7~8分錢(技術成本),同時提出了“一毛錢一度電”的口號。

    究竟能否實現我們不得而知,2020年是國家對光伏行業競價補貼的最后一年,歷經20年的中國光伏產業,是順利上岸,還是再成泡沫?


     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

    在光伏行業不到二十年的發展史中,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是一個傳奇,作為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同時也是第一個沒落的巨頭,尚德的興衰有太多的驚嘆和遺憾。

    2001年,帶有國資背景的無錫小天鵝集團等8家企業,加上施正榮投資的40萬美金,共同組建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

    從2001年起,尚德的擴張速度可謂驚人。2002年9月,尚德第一條10MW太陽電池生產線正式投產;2005年第三季度電池產能B達到120MW。

    隨后無錫尚德成功上市,公司股價就漲至40美元,創始人施正榮持有6800萬股,身價合計人民幣超過200億元,遠超福布斯2005年中國首富榮智健的16.4億美元,以及胡潤百富榜首富黃光裕的140億元人民幣。

    尚德的興起可謂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歐洲光伏市場的爆發,無錫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一批澳大利亞的光伏科技人才,尚德僅用五年時間就實現了騰飛。

    之后,這樣的模式被不斷復制,城市規劃光伏產業,扶持企業快速發展的案例接連不斷的出現。

    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近兩年的投資過熱造成了嚴重的產能過剩,據報道,有一百多個城市都在建光伏產業園。

    同時,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到來,光伏市場開始大幅度萎縮。與此同時,國內光伏企業之間價格競爭愈發激烈,加之歐美光伏雙反使得光伏市場動蕩不安,行業發展進入寒冬。

    光伏產業的全球性產能過剩,以及光伏組件出現的惡性價格戰拖垮了尚德的崛起,光伏平均利潤率從2009年下半年的30%—路下跌到全面虧損。



    從2010年開始,尚德的主要經營指標及財務指標持續惡化,嚴重的流動性危機逐漸爆發。2012年底,其流動資產總額已無法覆蓋流動負債總額,可使用貨幣資金余額僅為長短期銀行借款總額的6.24%,出現嚴重的流動性風險。

    2013年3月18日,尚德電力發布公告承認5.41億美元債務違約。當無錫市法院裁定無錫尚德實施破產重組的那一刻,其母公司尚德電力便在紐交所停牌。

    這也致使尚德股價,從高峰時的90美元跌到不足1美元,蒸發掉了99%。這樣的結局,讓業界唏噓一片。

    當時的中國光伏產業,實際上走的是代工模式。進口電池片,用密封工藝稍稍加工形成組件,再銷售給下游客戶。

    缺乏“內生動力”的國內光伏產業,神話迅速破滅,光伏先驅者紛紛退場。

    比如總愛西裝革履、充滿自信的李河君仍在為“天地同力,萬物發電”的產業新時代“追夢”;賽維 LDK創始人彭小峰,則因大量債務未清償而被批捕,只能遠遁美國。

    與施正榮齊名的另一位光伏元老苗連生已逃離大眾視野 ;另一位光伏教父楊懷進則從海潤光伏淡出后“不見蹤影”;晶澳的靳保芳努力回到了A股;高紀凡繼續引領著天合走向“能源物聯網”。

    光伏產業似乎走到了盡頭。


    為什么要發展光伏?

    在草莽時期,盡管炒概念成為了光伏大佬的套現手段,但也確確實實為行業進行了奠基。

    從2003年開始,德國政府的新能源政策的實施,大大帶動了世界光伏市場和產業的起步發展。

    由于中國在勞動力成本、測試封裝方面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太陽能電池終端產品的全球制造也逐漸向國內轉移,使得中國的光伏產業急速成長。

    自2005年12月以來,首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無錫尚德,帶動隨后在中國和海外上市的許多中國光伏公司形成了高起點的國際太陽能發電產業生態圈。

    2011年,中國企業占據了全球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廠家的前 5 席,表明了全球正在向低成本的中國轉移光伏行業的動向。

    隨著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光伏產業在多個行業領域都有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低成本和日漸純熟的技術、設備具有全球性的優勢,因此中國的光伏產業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技術條件。

    同時,我們國家有優越的資源條件為光伏產業發展提供支持:在我們廣闊的土地上,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


    從長遠看,出于能源危機和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太陽能發電部分取代了傳統石油化學能源,不僅如此,光伏發電還將成為對世界能源供給的主要實體,在不久的將來,將占據世界能消費的重要位置。

    彼時根據全球權威市場研究機構 PHOTON Consulting 數據顯示,全球新增光伏安裝量仍擁有廣闊的增長空間,在未來 5 年內增長率將達到 150%左右。

    當然太陽能發電產業的發展以及其發展規模,很大程度上被政府的政策所左右。2008年以來,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一些國家開始相應地減少太陽能發電補助金。

    另外,當時完全商業化的系統太陽能發電成本約為國內火力發電的2.8~4.5 倍,因價格因素短期無法與火力發電相競爭。

    如果光伏產業不能削減成本,不能通過自身發展相對于傳統的能源提高太陽能的競爭力,政府太陽能補助金的向下調整對太陽光伏產業的繼續發展將帶來不利影響。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0年光伏發電項目競價結果,總計25.97GW、434個項目納入2020年國家競價補貼范圍,大大超出市場原先預期的20GW。

    根據2020年的光伏補貼政策,競價項目資金總盤子僅10億元,卻通過競價支持近26GW的項目,相比2019年17億補貼支持近23GW的項目,顯示出光伏行業成本下降的成效十分明顯。

    2010年~2018年,2018年全球光伏度電成本(LCOE,加權平均)為0.085美元/度(按匯率為7折算,折合人民幣0.595元/度),同比2010年下降了77%。

    在很多人看來,未來,光伏發電代替火電就在眼前。


    從多晶硅到單晶硅:雙雄對壘

    早期多晶硅片因成本優勢占據主要市場份額,比如無錫尚德就主攻這一領域。

    近年來,由于單晶設備技術不斷改進,生產效率提升,單晶成本持續下降,單晶硅片市占率隨之提升。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單晶硅片產出占比由2016年18.5%提升至2018年46%,預計未來隨著技術快速發展,單多晶硅片成本縮小,單晶硅片市占率將繼續提升。

    單晶硅片環節,目前隆基股份和中環股份兩家已形成寡頭壟斷格局。

    目前中環股份規劃的單晶硅片產能達 50GW,按202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 130-150GW 估算的話,隆基與中環兩家產能合計占全球總需求比例達到 73-85%。

    2014年,隆基股份就看到了單晶的市場潛力,在當年11月收購了樂葉光伏科技公司,作為自己的單晶電池、組件平臺,向下游拓展,親自開拓單晶市場。到了2015年,隆基越發確定單晶的未來前景。

    中環股份則在半導體行業的積累更深,前身可追溯到1969年成立的天津市第三半導體器件廠,之后又順勢進入太陽能行業。

    通過對比中環股份和隆基股份歷年財報中單晶硅片業務的毛利率情況,可以看到,隆基股份過去 8 年平均毛利率高于中環股份。

    隆基股份的核心產品為單晶硅片和組件,2019年公司硅片與組件的銷售占比超過90%。

    截至 2019年底,公司單晶硅片產能達到 60GW,占全球單晶產能比例超過 40%,位列全球硅片企業首位。


    根據公司《未來三年(2019-2021)產品產能規劃》,公司計劃單晶硅棒/硅片產能 2021 年底將達到65GW,約占全球硅片總需求的 40%~50%,單晶電池片產能 2021 年底達到 20GW,單晶組件產能 2021 年底達到 30GW。

    隆基專注光伏行業,從硅片向下游延伸,打造了硅片、電池、組件一體化的業務模式;中環股份則雙業務驅動,同時發展半導體材料和硅片業務,在硅片下游的電池、組件,中環始終有意識保持距離。

    截至目前,太陽能板塊收入占中環股份9成以上。2019年,中環股份營業收入168.87億元,其中新能源材料收入149.21億元,半導體材料收入10.97億元。

    從隆基對比中環的產業對比,可以看到隆基股份的股價上漲,不僅是光伏產業迎來興起的契機,更是疊加了半導體產業概念風潮。

    造神容易,毀神也很容易,盡管隆基股份的一體化模式,則讓隆基在光伏行業的上升期賺得盡可能多的利潤,并推動隆基成為太陽能行業最具價值的公司,市值一度突破千億元。但如果太陽能行業整體不景氣,一體化模式就會反過來加大公司運營的壓力。


    原標題:市值達2700億,中國光伏巨頭卷土重來,提出一毛錢一度電口號


    作者:韋航 來源:財經無忌 責任編輯:jianping

    太陽能發電網|m.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黄+色+性+人免费| 天天干天天天天| 中国熟妇xxxx| 成年女人色毛片免费看|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日本高清色www网站色|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多p| 亚洲Av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网| 成品大香煮伊在2021一| 两根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ass日本乱妇bbw|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1024手机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女人18毛片水| 色www视频永久免费男的天堂|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337p中国人体啪啪|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老汉色av影院| 午夜伦理宅宅235|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xxxxx|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电影在线|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91精品在线看|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做暧暧免费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