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晚,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協鑫”)、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鑫新能源”)同時發布公告稱,出售多個資產,用于償債。該協議交易總額約為2.91元。該出售事項的現金所得款項凈額(扣估計稅項及交易成本)預計約為2.95億元,而協鑫新能源擬將有關款項用于償還其債務。數據顯示,
12月10日晚,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協鑫”)、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鑫新能源”)同時發布公告稱,出售多個資產,用于償債。
該協議交易總額約為2.91元。該出售事項的現金所得款項凈額(扣估計稅項及交易成本)預計約為2.95億元,而協鑫新能源擬將有關款項用于償還其債務。
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協鑫新能源負債426.86億元,負債率達80.8%。
業內人士認為,協鑫新能源主要以多晶硅為主,目前單晶產品已經成為主流,另外,協鑫新能源還存在電站持有量大,受補貼拖欠影響最嚴重;電站質量不高,棄電項目,未批先建項目存量等問題。
2.91億元出售四座電站
據了解,此次交易的賣方為協鑫新能源旗下的蘇州協鑫新能源和廣西協鑫新能源兩家公司。這兩家公司共同擁有四座位已營運光伏電站,總并網容量為約185兆瓦。買方為威寧能源,該企業將分兩期收購上述資產,首付1.75億元,第二期付款1.17億元。
其中,欽州鑫金收購價為8975.75萬元、上林協鑫收購價為8781.38萬元、南寧金伏價格為4772.87萬元、海南天利科收購價格為6600萬元。
據了解,協鑫新能源主要從事電力銷售、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經營及管理。由保利協鑫擁有約62.28%的權益。廣西協鑫新能源和蘇州協鑫新能源均為協鑫新能源及保利協鑫的間接附屬公司。前者從事開發、經營及管理光伏電站。后者主要從事光伏電力投資、投資管理與諮詢、企業管理咨詢、光伏電力項目相關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以及光伏材料和設備的銷售。蘇州協鑫新能源間接擁有協鑫新能源于中國的大多數光伏電站。
買方威寧能源主要從事新能源光伏發電及可再生水力發電業務。主要股東為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等。
對于此次出售資產,協鑫新能源在公告中稱,預計保利協鑫及協鑫新能源出售將虧損999.43萬元。不過,協鑫新能源及保利協鑫各認為,由于該等出售事項將改善協鑫新能源集團及保利協鑫的現金流量狀況,符合協鑫新能源集團及保利協鑫集團的整體利益。
據了解,協鑫新能源正在推進輕資產模式轉型。此次出售完成后,該等該等目標公司的溢利及虧損以及資產及負債將不再于協鑫新 能源集團及保利協鑫集團的綜合財務報表綜 合入賬。協鑫新能源集團及保利協鑫的負債將減少約9.79億元。
持續“賣賣賣”,協鑫新能源斷臂求生
協鑫新能源出售資產已經成為目前的主要工作。
12月4日,協鑫新能源旗下的蘇州協鑫新能源與北京聯合榮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光伏電站購股協議,出售1座總并網容量約50兆瓦的已營運光伏電站的99.2%股權。
協鑫新能源也將交易獲得的2.02億元用于償還其債務。同時,交易完成后,由于已出售的光伏電站的溢利、虧損以及資產及負債將不再納入綜合財務報表,協鑫新能源的負債將下降約3.92億元,資產負債率將降低0.2個百分點。
2017年度及2018中期的業績發布會上,協鑫新能源管理層就反復強調過公司近兩年的核心目標之一是向輕資產轉型,并計劃今年年底以前將把負債率降低至80%以下,未來則會控制到70%左右。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的負債率約為84%。
近兩年,協鑫新能源一直在出售相關資產。二零一八年和二零一九年分別向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中國三峽新能源有限公司、五凌電力有限公司、上海榕耀新能源有限公司出售合共約1.6吉瓦的資產,可收回現金合共約人民幣26.5億元(經扣除交易成本)用作償還債務。加上項目相關的債務終止合并入賬,令公司債務規模縮減合共約人民幣94.3億元。
其中, 協鑫新能源與中國華能的合作力度最大。截至11月,協鑫新能源與中國華能合作合作持續推進,已公布光伏電站交易數量35個,交易電站容量累計達到1127MW,協鑫新能源總回收現金流近45億元,可使公司負債率降低約3.7個百分點。
經過了一系列的操作,協鑫新能源的負債依然較高。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協鑫新能源凈債務345.87億元,總權益 101.7億元,凈債務與總權益的比率達340%,總負債426.86億元,負債率達80.8%,負債率較2019年年底下跌約1個百分點。距離70%左右的負債率仍有10個百分點的差距。
電站多、多晶產品失寵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目前,光伏行業處在擴張的過程當中,所以光伏企業債務比較高。
不過,行業主流企業的負載率在60%以下。數據顯示,另一個硅料企業通威股份目前負債總計294.34億元,資產負債率53.93%,隆基股份負債總計為474.91億元,負債率為58.22%。
光大證券分析認為,協鑫新能源是國內最大的民營光伏電站運營商,受困于光伏發電補貼拖欠嚴重、資金成本高于國企、短債壓力大等因素,降負債、輕資產化為協鑫新能源的首要目標。
財報顯示,協鑫新能源債務主要包括銀行及其他借款、應付債券及優先票據、租賃負債以及關聯公司的貸款。
更重要的是,協鑫新能源的自身造血能力也在下滑,凈利潤連續三年下滑。2017-2019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41億元、4.7億元和2.95億元。2020年上半年僅為4230.4萬元。
不過,行業數據較為樂觀。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光伏企業經營整體向好。2020年上半年,A股55家光伏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431.3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164.86億元增長266.49億元,增幅達12.31%。
在業內人士認為,協鑫新能源主要受到運營資產較重以及多晶產品的影響。數據顯示,協鑫新能源在中國25個省份擁有及運營208個光伏發電站,加上于美國的光伏發電站,總裝機容量約7吉瓦(附屬電站約5.6吉瓦;合營及聯營電站約1.4吉瓦)。
值得注意的是,協鑫新能源也是全球領先的多晶硅生產商及全球最大的硅片供應商。但目前多晶硅正在被單晶硅產品取代。
中國光伏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單晶光伏產品市場占比進一步提高。從上半年生產情況看,單晶硅片產量達到80%,從下游集采來看,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的18個組件招標項目中,單晶組件產品需求容量達到1.09GW,市場占比達到67.6%。
作者: 來源:藍鯨財經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