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林洋能源發(fā)布公告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陸永華接到留置通知,正在協助監(jiān)察機關配合相關調查事項。公司未能知悉該事項是否與上市公司存在關系。資本嗅覺最為靈敏。公司股價2月1、2日連續(xù)跌停,2月2日股價收于6.55元,兩日市值蒸發(fā)近30億元。根據公司業(yè)績預告,2020年公司利潤總額9.8-11.2億元。據此測算,
2月2日,林洋能源發(fā)布公告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陸永華接到留置通知,正在協助監(jiān)察機關配合相關調查事項。公司未能知悉該事項是否與上市公司存在關系。
資本嗅覺最為靈敏。公司股價2月1、2日連續(xù)跌停,2月2日股價收于6.55元,兩日市值蒸發(fā)近30億元。根據公司業(yè)績預告,2020年公司利潤總額9.8-11.2億元。據此測算,兩個工作日內相當于三個林洋能源“消弭殆盡”。
林洋能源的前身為南通林洋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1月。2011年8月,林洋能源正式登陸A股市場。
陸永華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截至2020年9月,其通過本人、啟東市華虹電子有限公司(簡稱“華虹電子”)持有上市公司41.38%股份。
對于此次董事長被留置調查的事件,坊間傳聞,近年來陸永華多次將無關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可能涉及到資本違規(guī)操作,存在暴雷風險;另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陸永華被留置或因涉及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原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馮軍案。
違規(guī)操作?
根據wind數據,陸永華1963年7月出生,1981年起先后在啟東市北新供銷社、啟東市農業(yè)良種場襯布廠、啟東農業(yè)良種場羊毛衫廠、啟東長通電腦集團公司任職,1995年-1997年就職于啟東計算機廠副廠長兼南通林洋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7年起就職于林洋能源至今。
林洋能源最近的一次資本運作發(fā)生于2019年。公司以3.21億元收購南京華虹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簡稱“華虹融資租賃”)100%股權。而事實上,林洋能源對華虹融資租賃的間接持股比例為100%。
上交所也曾就這一交易的標的公司營業(yè)狀況、采用的估值方式、是否為控股股東提供資金等問題下發(fā)問詢函,要求公司進行回復。
早在2015年起,林洋能源與華虹融資租賃持續(xù)發(fā)生租賃辦公用房、光伏電站資產售后回租等關聯交易。根據公告披露,2017-2019年,華虹融資租賃的客戶基本全部都是林洋能源的子公司。
2017年~2019年上半年,華虹融資租賃對上市公司子公司租賃收入合計分別為3503.92萬元、3412.06萬元和1377.6萬元,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7.51%、100%和100%。
自上市以來,林洋能源的絕大多數大額并購的交易對方都是控股股東及其子公司。有統計數據顯示,林洋能源用于關聯方現金收購的金額合計7.32億元。
關聯交易容易成為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途徑。因此,備受監(jiān)管機構的關注,通常,非公允關聯交易要承擔一定法律責任。
如今,上述件對公司未來業(yè)務影響程度,尚不得而知。公司公告還稱,陸永華還可以與管理層保持聯系,并參與董事會、股東大會及相關經營管理的決策。公司日常經營管理由公司高管團隊負責,該事項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及管理造成重大影響。
《能源》雜志聯系林洋能源一位產品負責人,對方表示,目前公司日常工作照舊,尚未接到管理方面調整的通知。
現金流吃緊
目前,林洋能源主要業(yè)務包含智能電表和光伏電站兩大板塊。根據2019年財報數據,兩項業(yè)務營業(yè)收入占到公司業(yè)績80%以上,智能電表營收13.58億元,光伏電站營收14.37億元。
智能電表業(yè)務是公司現金奶牛。林洋能源是國內智能電網和服務的核心供應商之一。2017-2019年,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的招標中,其中標率維持在3%、12%左右。2019年,在國網、南網的電能表及用電信息采集設備招標中,林洋能源中標額達到10.55億元。
同時,公司智能電表海外業(yè)務拓展增長迅速。2020年1~6月,林洋能源實現境外銷售1.03億美元,同比增加267.94%。
公司的知名度更多得益于其在光伏領域的布局。
陸永華是光伏行業(yè)的一員老將。2004年,其創(chuàng)立原林洋新能源,并于2006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是我國最早赴美上市的光伏企業(yè)之一。
2010年,林洋新能源已經位居全球光伏組件10強。然而,在如此風光時刻,林洋新能源卻轉手韓華石化,成為后來的韓華新能源。
2012年,在光伏低谷時期,林洋能源再度回歸光伏產業(yè),但已難拾昔日輝煌。
近年來,林洋能源以投資商、EPC廠商及運維服務商的身份活躍于光伏產業(yè)。截至2020年6月底,林洋能源各類光伏電站并網容量累計約1.5GW,主要集中在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河北等中東部地區(qū)和內蒙呼和浩特地區(qū)。公司計劃2022年自有電站提高到3-5GW,進一步鞏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領先地位。
然而,備受補貼困擾,林洋能源的光伏業(yè)務持續(xù)拖累公司現金流。根據公司財報,2020年9月底,公司應收賬款45.12億元,超過當期營業(yè)收入44.18億元。其中光伏發(fā)電補貼金額25.13億元,占應收賬款54.92%億元。
一方面補貼拖欠影響公司現金流,另一方面電站開發(fā)對資金依賴性加大,以致于公司財務費用不斷提高。2020年9月底,公司財務費用累計2.52億元,同比增加21.15%。
目前,光伏開發(fā)呈現出新趨勢,投資開發(fā)主體向央企國企集中,而制造端也呈現出馬太效應。林洋能源的光伏業(yè)務處境更加尷尬。
作者:田甜 來源:能源雜志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