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硅片市場再度迎來新玩家,10月12日,宇晶股份(002943)公告稱,公司計劃出資1.9億元設立控股子公司太原宇晶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太原宇晶”),擬作為公司將來在太原市開展大尺寸硅棒、單晶硅片研發、生產與智能制造項目的運營主體。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已經有不少上市公司切入光伏硅片賽道,包括上機數控、京
光伏硅片市場再度迎來新玩家,10月12日,宇晶股份(002943)公告稱,公司計劃出資1.9億元設立控股子公司太原宇晶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太原宇晶”),擬作為公司將來在太原市開展大尺寸硅棒、單晶硅片研發、生產與智能制造項目的運營主體。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已經有不少上市公司切入光伏硅片賽道,包括上機數控、京運通、雙良節能等,這些企業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主營業務原本為各個環節的光伏制造設備,進而延伸硅片制造業務。以宇晶股份為例,其多線切割機、金剛石線等產品就可用于硅片制造過程。
新玩家進入硅片賽道無疑是看中了這一環節豐厚的利潤,但是目前行業面臨的窘境不容忽視。一方面,硅片上游的硅料價格一漲再漲,已經突破25萬元/噸,硅片制造成本驟增;另一方面,硅片雖然能向下傳導成本壓力,但本已擁堵的市場難免會面臨一場洗牌。
宇晶股份布局硅棒、硅片業務
宇晶股份的公告顯示,董事會同意公司與友拓新能源、浩發光伏共同出資在太原市設立控股子公司太原宇晶,擬作為公司將來在太原市開展大尺寸硅棒、單晶硅片研發、生產與智能制造項目的運營主體。擬新設公司的注冊資本為2億元,其中,宇晶股份出資19億元,占比95%;另外兩家分別出資500萬元,各占注冊資本的2.5%。
據了解,兩家合作方主業均涉及光伏,友拓新能源經營范圍包括硅片、太陽能電池銷售等,浩發光伏主營太陽能電池、硅棒、硅片銷售等。值得一提的是,友拓新能源由徐建、周同義分別持股50%,浩發光伏由楊淑梅100%持股。
根據公告,合資公司太原宇晶的經營范圍包括半導體材料、單晶硅棒、單晶硅片、碳化硅晶片、太陽能電池、碳碳復合材料等的開發、生產、加工、銷售。
宇晶股份表示,光伏硅片加速向“大尺寸”和“薄片化”方向發展,設立控股子公司太原宇晶,將有利于公司更好地把握光伏行業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充分發揮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光伏行業高速切割設備、金剛石線切割耗材、碳碳熱場保溫制品、切割工藝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和配套協同優勢,有利于擴大和完善公司在光伏產業鏈的整體布局,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業績。
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宇晶股份實現凈利潤122.9萬元,同比增長116.25%,業績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光伏設備產品的需求增加。例如,線切割機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48.89%,公司新增的金剛石線和熱場系統系列產品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0%。
宇晶股份認為,設立太原宇晶將實現公司在產品類型和產品領域的拓展,有助于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帶來新的驅動力,改善公司收入結構并提升盈利能力,有利于提升公司綜合競爭能力,同時,太原宇晶設立后,其經營情況將納入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范圍。
對于本次投資,宇晶股份也提示了相應風險,公司稱,新設公司所從事的大尺寸硅棒、單晶硅片研發和生產業務是公司新開展的業務,未來發展能否達到預期目的和效果存在不確定性,在團隊經營管理、技術經驗和市場開拓上存在不確定性。
新玩家令硅片賽道愈發擁堵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已先后有上機數控、京運通、高測股份、雙良節能等多家公司新進布局硅片業務,并且均有不同程度進展。
其中,上機數控起步早,進度也最快。近日,上機數控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弘元新材與龍恒新能源就“單晶硅片”的銷售簽訂長單銷售合同,對方總計向弘元新材采購單晶硅片6.7億片。根據測算2021-2024年銷售金額為39.3億元(含稅),不含稅為34.78億元。
上機數控布局硅片的收益同樣十分顯著,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231.08%至35.9億元,凈利潤增長464.59%至8.49億元。公司稱,自進入單晶硅生產領域以來,迅速打開市場,將單晶硅業務打造成公司的重要贏利點;目前,“5GW單晶硅生產項目”及“8GW單晶硅生產項目”均已全面達產,實際產能可達20GW。
雙良節能是在今年上半年計劃拓展單晶硅片業務的,近日,公司也多次披露項目進展。9月11日,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首臺單晶爐成功安裝;10月5日,大尺寸單晶硅棒實現批量生產。根據公司表態,未來要力爭做到行業前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9月底,雙良節能已簽訂硅料大單。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與新特能源及其關聯方簽訂采購合同,涉及多晶硅料8.22萬噸,預計總金額約為174.68億元;同時還與江蘇中能硅業簽訂采購合同,涉及多晶硅料5.275萬噸,預計采購金額112.09億元。
硅片賽道涌入新玩家的邏輯一是高毛利,二是市場呼吁獨立供應商,但是,在眾多新玩家涌入后,這一賽道正變得十分擁堵。今年3月,記者曾統計硅片新玩家的產能規劃情況,當時已建成及擬建設的硅片產能就超過187GW,預計投資總規模超過460億元。這還不包括隆基股份、中環股份兩大龍頭的產能情況,此外,半年多來,新增規劃產能又有上升。
硅片賽道變得擁堵的同時,產業鏈價格波動的風險也在加劇。今年9月底,硅料價格突破25萬元/噸,且目前仍未見頂,硅片制造成本驟增;在此之后,中環、隆基兩家龍頭公司先后宣布提高硅片報價。光伏產業鏈價格不斷攀升難免抑制終端需求,即便未來價格恢復平穩,現有及在建硅片產能也已明顯過剩,屆時恐怕又將面臨一場行業洗牌。
作者: 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