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熱發電產業正式啟動。2010年6月至7月,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600295,股吧)的50MW光熱發電項目特許權招標將正式開始。在此之前,我國光熱發電一直停留在技術研發和示范項目建設階段,周濤分析該項目招標的啟動標志著我國的光熱發電產業化邁出重要的一步,可預見在這一戰略性產業的最初階段,政府將出臺相關的支持性政策,必然為資本市場所關注,潛在投資機會值得挖掘。
全球光熱發電進入高速發展期。周濤指出截止2009年年底,全球并網運行的光熱發電電站總容量達606MW,全部集中在美國和西班牙。在建項目近1.3GW,有12.6GW的項目工程到2014年之前會宣布開工,項目遍及亞洲、歐洲及北非等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區。預計到2015年,全球所有光熱發電項目規模將達17GW以上。光熱發電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各國政府的支持政策功不可沒。
光熱發電將成為新能源的主角。周濤分析聚光光熱發電是聚集太陽光通過換熱裝置產生熱空氣或熱蒸汽,用傳統的電力循環發電。由于光照不足時可通過儲熱發電,光熱比光伏、風電更有利于電網的穩定;而且沒有了光伏發電中昂貴的硅晶光電轉換,節約了成本、避免了污染。歐美各國已經開始將光熱發電作為未來替代傳統能源的主導選擇,歐洲財團策劃的撒哈拉沙漠發電計劃亦以光熱發電為主。
光熱發電成本下降潛力巨大。周濤分析目前美國光熱發電電站建設的平均成本約為4000美元/KW,發電成本約為每千瓦時0.12-0.18美元,國內光熱電站建設平均成本估計在1.5萬元/KW左右。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產業的規模化發展都會顯著降低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使光熱發電與傳統的發電方式成本相比具有競爭力。預計到2015年,光熱發電的電力成本將達到每千瓦時0.08-0.11美元,到2020年低于每千瓦時0.07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