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出臺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太陽能熱發電目標擬定為2015年裝機達100萬千瓦,到2020年裝機達300萬千瓦。目前國內市場涉足光熱發電業務的公司主要分為系統集成和設備制造兩大塊。系統集成方面有大唐發電(601991)、天威保變(600550)和中海陽(430065),設備制造商主要包括航空動力(600893)、*ST力陽(600885)、金晶科技(600586)和南玻A(000012)等!
十二五光熱發電裝機達100萬千瓦 5年后裝機或超預期
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在即將出臺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太陽能熱發電目標擬定為2015年裝機達100萬千瓦,到2020年裝機達300萬千瓦。
《規劃》中提出,未來5年將在全國光照條件好、可利用土地面積廣、具備水資源條件的地區開展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的示范,"十二五"將通過這些試點地區項目帶動產業發展,到2020年開始實現規模化商業應用。
分析指出,100萬千瓦的裝機目標意味著未來5年光熱發電市場的規?蛇_150億元。盡管"體量"不大,但由于光熱發電相較于光伏在技術、發電效率和全球市場形勢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優勢,未來5年光熱發電的市場潛力或超預期,目前市場上逐漸開始涉足這一領域的公司特別是設備制造商將迎來利好。
技術和成本優勢明顯
CSP(Concentrated Solar Power)即太陽能聚熱發電技術,依靠各式的鏡面,將太陽的直接輻射(DNI)聚集并加熱導熱介質,熱交換后產生高溫水蒸氣,推動汽輪機發電。
過去,國內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由于缺乏政策扶持和企業的有效商業實踐,市場幾乎空白,這也導致目前光熱發電的每度電成本為1.5元左右,高于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形式。
但眾多業內專家指出,CSP與常規化石能源在熱力發電上原理相同,電能質量優良,可直接無障礙并網。同時,可儲能、可調峰,實現連續發電。更為重要的是,光熱發電在熱發電環節與火電相同,CSP更適合建大型電站項目,可通過規模效應實現成本迅速下降。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15年全球CSP累計裝機將達24.5GW,五年復合增速為90%,到2020年上網電價有望降至10美分/千瓦時以下。
國內光熱發展近年來開始備受政策重視,在國家發改委今年5月出臺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中,太陽能光熱發電鼓勵發展的新能源門類的首位。
在即將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初步擬定的四個重點光熱發電試點地區是鄂爾多斯高地沿黃河平坦沙漠、甘肅河西走廊平坦沙漠、新疆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和西藏拉薩等。
10年內突破千億
分析指出,目前建造一個主流的50兆瓦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站,設備(國產)投資額為每千瓦1.5萬元左右,因此,若以2015年裝機達100萬千瓦,2020年達300萬千瓦計算,"十二五"光熱發電僅設備一項市場規模就可達150億元,十年內設備市場規模可達450億元。而隨著未來10年內光熱發電大規模商業化啟動,這一市場的總投資規?蛇_千億元以上。
華泰聯合證券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王海生告訴記者,盡管2015年光熱發電裝機目標被定為100萬千瓦,但目前已公布即將實施的項目規模就達300萬千瓦,在技術優勢和政策扶持等多種因素共同推動下,未來5年國內光熱市場的潛力有望超過預期。
更有市場分析認為,與國內風電過去5年裝機出現爆發性增長的情景類似,到2020年,國內光熱發電的裝機有望突破千萬千瓦,市場規?蛇_千億元以上。
據了解,目前國內市場涉足光熱發電業務的公司主要分為系統集成和設備制造兩大塊。系統集成方面有大唐發電(601991)、天威保變(600550)和中海陽(430065),設備制造商主要包括航空動力(600893)、*ST力陽(600885)、金晶科技(600586)和南玻A(000012)等。
分析指出,光熱發電市場的規;瘑訉⒁栽O備市場擴容為首要表現,因此,未來5年這一領域的設備組件商將率先從中受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8月1日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稱,今年7月前核準建設、年底前建成投產且尚未定價的光伏項目,上網電價為1.15元人民幣/千瓦時(含稅);7月及以后核準的,及7月之前核準但截至年底仍未建成投產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除西藏仍執行每千瓦時1.15元的上網電價外,其余省(區、市)上網電價均按每千瓦時1元執行。
根據《通知》,今后,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將由國家發改委"根據投資成本變化、技術進步情況等因素適時調整"。
此前,中國的光伏發展相對緩慢,缺乏固定的上網標桿電價被認為是主因。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發布的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政策,雖然在一些核心細節上仍待完善,但對于開啟中國的光伏應用市場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受消息影響,昨日光伏板塊股票出現了一波上漲:多晶硅龍頭企業保利協鑫(3800.HK)收漲4.78%;超日太陽(002506.SZ)漲6.62%,天威保變(600550.SH)漲2.9%;向日葵(300111.SZ)漲1.9%。
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此次出臺上網標桿電價對上游的制造企業利好有限,下游的運營商將是實際的獲益者。
啟動光伏應用市場
"之所以現在才推出,是因為對光伏的經濟性此前有所擔心。但是最近這兩年地方政府、相關行業都有很高的積極性,光伏設備的成本下降很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的一位負責人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稱。
此前,中國在光伏發展政策上門類繁多,但偏偏缺乏明確的上網標桿電價。由于沒有準確的盈利預期,同時支持力度偏小,因此光伏運營商在投資時頗為謹慎。
對于存量的1.15元的光伏標桿電價,以及增量的1元的光伏標桿電價,一家國際排名前十的光伏組件制造企業相關人士稱,"我們曾經測算過,在青海、西藏這樣光照條件優良的地區,按照系統每瓦16-17元的樣子,按照8%的內生利潤率,成本在0.9元/度。1元/度的電價可以做到微利,而1.15元/度則可以獲得不錯的利潤。"
上述人士稱,他預計在青海、西藏、內蒙古這樣的省份,光伏運用市場可能會快速啟動,而其他地區可能還需等待光伏發電成本的進一步下降。
不過,光伏應用市場是否會隨著上網電價的出爐而迅猛啟動,仍是未知數。華泰聯合證券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分析師王海生認為,這個啟動,應該是從長期的時間跨度上來看的。"但短期來看,不一定能夠看到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王海生的理由是價格仍有一定差距。以1元/度的電價為例,相比意大利(光照情況接近中國西部)2012年底的最低水平還低30%。雖然沒有規定享受補貼年限,但根據風電電價和特許權招標的規定,估計在15年左右。按此計算,則2000小時地區,為實現8%的內部收益率,系統含稅成本需降至12元以下。"而現在系統每瓦成本在14-15元,所以還是非常有挑戰的。"
中國除了西藏地區(1.15元/度)外,接下來對新增的光伏項目將實行1元/度的上網電價,因此未來中國的光伏裝機將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而西部地區正是電網支持較差的區域。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稱,"如果不解決上網問題,光伏發電恐怕會走上風電老路,也就是,發電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