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國家發改委連夜突然出臺業內久盼的三類地區標桿補貼電價,以及分布式0.42元/千瓦時的補貼標準。從補貼金額上看,補貼的價格都比業內預期稍高,表明國家確實希望快速啟動國內光伏應用市場,一方面緩解“雙反”帶給國內制造業的打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完成年初制定的今年以及“十
8月30日,國家發改委連夜突然出臺業內久盼的三類地區標桿補貼電價,以及分布式0.42元/千瓦時的補貼標準。從補貼金額上看,補貼的價格都比業內預期稍高,表明國家確實希望快速啟動國內光伏應用市場,一方面緩解“雙反”帶給國內制造業的打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完成年初制定的今年以及“十二五”的光伏裝機目標。在國內光伏行業不斷迎來的實質性利好的大背景下,光伏企業新聞熱點頻現,近期令人矚目的是陸續出現大型企業在未來光伏發電市場“強強聯手”式的戰略與合作。 國企瞄準西部地面電站 國家發改委同時出臺地面電站補貼與分布式補貼標準,可以看出,國家是希望大型光伏電站與分布式電站同時開啟。其中,對大型光伏電站的建設仍將是國家完成指導光伏裝機總量的主要途徑。 8月22日,招商新能源、國電光伏、國網南瑞、國電蒙電新能源、保利新能源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48研究所(下稱48所),共同成立“光伏綠色生態合作組織”,并簽署六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未來5年,建成總裝機容量為5GW的太陽能電站。按照合作預期,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別建成太陽能電站總裝機容量400MW、600MW和 1GW。其中,招商新能源針對2013年和2014光伏電站收購項目,與國電光伏單獨簽署了光伏發電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國電光伏作為EPC總包公司,對雙方確認的發電量進行擔保,并確保收購方招商新能源全投資內部收益率不低于9%。 很顯然,這與國家出臺的三類地面光伏電站補貼標準,電站項目的投資收益率相當契合,也表明了大型國企之間的目光主要聚集在西部的地面光伏電站項目,民營企業分搶的份額將非常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