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布式光伏電站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財務模型,甚至比地面電站的更加好看,卻為什么更被金融界人士冷遇呢?其主要的原因如下:
轟轟烈烈的金太陽示范工程,利用政府補貼,對全國開展了一場清潔能源利用的掃盲運動。不得不承認,無論金太陽示范工程是否成功,各級政府和企業動員起來投身到新能源產業的意識徹底啟蒙了。但是,金太陽補貼的屢屢延遲發放,加上之前出于環保理念而設計的自發自用制度存在缺陷,使得很多金太陽工程項目甚至沒有收入,令電站本身入不敷出,這造成了投資類金融企業對于此類項目望而卻步。
分布式電站的收入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由于中國社會目前尚未進入信用社會,分布式電站普遍又面對著電費收不上怎么辦、屋頂改造怎么辦、房屋拆遷怎么辦、主要用電企業倒閉怎么辦等等一系列問題。在財務模型設計長達20年甚至25年的漫長收益時間內,上述風險很少有投資企業能夠完全回避。面對這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金融界的觀望停貸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光伏發電是未來能源應該的重要方式,從改善環境、造福人類而言,面對困境我們不能退縮、畏懼和停止行業的發展。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應該迎難而上,克服各種困難,逐步完善政策支持水平,逐步完善和提升產業的素質,使得光伏發電走上一條光明大道。
為此,我們建議如下:
建議政府嚴格限制地面電站的發展規模。就目前的光伏發電技術而言,本身發電量就小的光伏電站,遠距離輸送、多個等級升壓和降壓的損失、穩定電源機組備用等等原因大大降低了能源利用的效率。地面電站應該按照以銷定產、略有超前的原則制訂切實可行的裝機規模,并保證所有投產項目的發電能夠基本滿負荷。
建議政府明確光伏電站在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升級的時候,只要裝機容量不超過原批準容量,保留20年電價不變。鼓勵企業對老的光伏發電設備進行更新換代。
盡快按照國家承諾的補貼,清算金太陽工程,完善國家信用。由于金太陽示范工程占用了很大部分非常好的屋頂資源,為避免造成資源浪費,鼓勵有實力的企業盤活和改造各種未能充分應用發電的光伏電站。
建議分布式發電的收費全部由電網企業代收,可能考慮給予電網1-2分錢的管理費用。根據國家政策,度電補貼的計量,無論是自發自用還是余量上網,均由電網企業認定。所以,電網公司不增加技術上的工作量,只增加財務管理上的工作量,應該是最方便、快捷、權威而有信用的電費征收單位。
給予所有經過備案、完成電網驗收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包括金太陽示范工程)頒發產權證明,并同樣保證電站的度電補貼電價20年不變。在頒發電站產權證明的同時,明確電站投資企業如果因為該電站經過政府批準確實需要改造、拆除、搬遷,在政府補償一定費用的同時,享有重新建設新的分布式電站的權利,同時電價保留剩余運營時間到20年。
我相信,有了以上政策的支持,金融界一定會消除絕大部分后顧之憂,光伏發電也會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作者為北京君陽投資有限公司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