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光伏業備受政策熱捧的同時,卻有一個又一個曾風光無限的光伏巨頭倒下。繼無錫尚德之后,日前,另一光伏企業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日”)發布重整計劃方案。在業界看來,借助政策等利好,前期實現快速擴張的光伏企業不在少數,目前高負債問題凸顯,接下來,重整、淘汰浪潮將在光伏業繼續蔓延,時間可能將
“光伏追債案中,單個案件最高能達到1000萬元左右,而一般的中型企業流動資金也就幾百萬元,在如此高債務之下,很多企業被迫停產,甚至破產。”張姓經理表示。
在利好政策支持及諸多上漲數據支撐下,國內的光伏市場今年以來似乎呈現向好態勢。但虧損、高負債依然是光伏企業成績單的主色調。公開資料顯示,近幾年一直在出貨量上表現搶眼的光伏業巨頭英利,截至2013年底的財報,該公司負債率已經攀至行業榜首,高達92.2%。最近公布的今年前兩個季度負債率也一直維持在90%以上。目前,另一家負債率超90%的*ST天威,業界猜測其或可能步超日后塵。
重整潮或將延續三年
蕭函認為,光伏業負債高企,企業層面的政策失準是主因。“企業前期擴張太猛、行業環境發生巨大改變使得企業抗風險能力明顯不夠,加之管理層的應變能力有待提升,昔日的明星企業也會出現破產現象。”
一位光伏企業負責人介紹,2006年以后,光伏業發展很快,很多企業扎堆進入,硅料廠、設備制造廠紛紛上馬,但在規模選擇等方面,從現在看,都太樂觀了。尤其設備銷售主要是出口,突如其來的“雙反”,勢必影響較大。
不過,去年以來,光伏加速回歸國內市場,一年十余吉瓦的容量釋放增強了企業信心。但尚處在初始期的國內光伏業,如今依然存在融資難、上網難、政策待細化等問題,讓企業較為頭疼。
在業界看來,中國的光伏市場空間很大,但并非所有企業都有機會,蕭函認為,現金流不佳、融資能力較弱、只有光伏業作為主導業務的企業未來或將被淘汰出局。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看來,這段淘汰期至少還要持續三年。
作者:馬駿昊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