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山西光伏產業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越來越多目光關注過來,“十二五”我省取得該領域的扎實成績,也為今后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百姓生活帶來真切的實惠。
帶來發展與效益 光伏產業實現快速成長
“并網方式該怎么選擇?”“自家光伏發電賣給你們多少錢一度?”……5月12日,清徐供電公司業擴報裝員李娟一上班就開始接待咨詢家庭光伏項目報裝的市民。
據悉,自2013年晉源區棗園頭村村民雷春生成為太原市首個光伏并網發電的家庭用戶以來,目前,該市供電部門陸續受理了申請光伏發電項目的居民89戶,有56戶實現并網發電。一般居民家庭光伏報裝容量在2千瓦至10千瓦不等,供電部門按照5千瓦計算,夏季每日理想光照時間為5小時,冬季4小時,那么每月光伏可發600千瓦時至750千瓦時電,在全額上網的情況下,居民家庭每月收入在500元左右。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末我省光伏發電裝機將達到1200萬千瓦。其余一些新的光伏指標正在報批,大約預計6月份可下達。但從“十二五”已經取得的成績來看,我省未來五年的光伏產業發展形勢積極向好。
過去五年,山西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光伏發電裝機實現了迅速增長。總體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我省的光伏發電裝機并網容量從2013年的1.5萬千瓦,增長到2016年5月的132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占全省新能源總裝機容量8.96%。二是國家能源局下達我省年光伏發電規模指標,由2014年45萬千瓦增加至2015年165萬千瓦,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包含大同采煤沉陷區100萬千瓦,常規電站45萬千瓦,和2015年的光伏扶貧20萬千瓦。三是2015年,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全年累計投資完成234億元,帶動了我省非煤產業的發展。四是積極創新光伏產業工作模式,推動光伏開發與采煤沉陷區治理、扶貧開發、設施農業等多種模式相結合,取得了積極成效。
省發改委能源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省光伏產業分為三類:常規電站項目,光伏基地項目,光伏扶貧項目。
常規電站又分為兩類,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發電。國家規定在屋頂建設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和全部自發自用的不上網的地面分布式光伏電站不受指標限制,目前審批環節已經下發到各市發改委。大型的地面電站和需要上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受指標限制。2015年國家下達我省常規光伏電站指標45萬千瓦,今年的光伏指標預計在6月份下達,之后根據國家的最新精神來競選省內光伏發電項目。
光伏基地項目,2015年6月,國家能源局正式批復大同采煤沉陷區100萬千瓦光伏領跑者基地示范項目,經過一年建設,預計今年6月底可全部并網發電。基地規劃建設總裝機容量為300萬千瓦,分3年實施,目前省發改委正在配合大同市發改委和大同市政府向國家申請二期100萬千瓦光伏指標。
帶來幸福與和諧 光伏產業促進精準扶貧
當“精準扶貧”上升為國家戰略之際,山西的“光伏扶貧”戰略,讓人眼前一亮。
為了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作為國家光伏扶貧工程首批試點省份,我省從2014年10月開始,以臨汾、大同兩市的汾西、大寧、吉縣、天鎮、渾源5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為試點,每個縣確定1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在50個試點村建設了50座村級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到2020年,力爭建設1000座村級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實現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
大同、臨汾兩市5個試點縣光伏扶貧工作涵蓋無勞動能力深度貧困人口8000戶,涉及貧困人口1.9萬人。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3月,國家下發了我省光伏貧困指標是20萬千瓦,涵蓋我省臨汾、大同兩市5縣,目前這些地區的光伏扶貧試點工程已全面展開,共引導企業投資16.4億元,建設集中光伏扶貧電站12個。
2016年全國的光伏扶貧工作已經順利展開,目前我省除了運城平陸地區(平陸的自然光照條件不足,無法開展光伏項目)以外的35個國定貧困縣將全面展開光伏扶貧工作。
近日,省政府發布了《關于2016年新實施強農惠農富農補貼政策的通知》:今年將安排1.5億元財政資金,在58個貧困縣的300個貧困村建設村級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電站裝機均為100千瓦。村莊100千瓦光伏電站產權歸村集體所有,電站收益優先用于補貼深度貧困人口,以此助推貧困村和貧困群眾增加收入。根據測算,建設1個100千瓦光伏電站并網發電后,年收入預計在12萬至15萬元之間,可為貧困村提供25年連續穩定的經濟收入。
作者:杜鵑 來源:山西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