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成效凸顯
劉漢元對本報記者表示,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產業扶貧模式,光伏扶貧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通過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已為全國150萬農戶提供了精準扶貧服務,每年為每戶增收3000元以上,相當于每年提供了45億元的扶貧資金,成為各地精準扶貧最重要的措施。光伏扶貧不僅讓貧困戶年年有經濟來源,還能解決未來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期的經濟發展問題,真正走出了一條產業扶貧、生態發展扶貧和清潔能源建設扶貧的嶄新路子,從根本上破解了長期困擾我國絕對貧困地區“久扶仍難脫貧”,甚至今年脫貧明年又返貧的重大問題。
據悉,10年時間,通威集團打造了光伏扶貧“通威樣本”,先后在四川甘孜州理塘、河北豐寧、新疆阜康等地捐建光伏電站,并在四川涼山州鹽源縣打造首個“漁光一體”光伏扶貧項目,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山區送去優質、高效、環保的太陽能生產、生活用電。
作為光伏扶貧模式的踐行者,協鑫新能源計劃將于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建設的光伏扶貧電站為1290兆瓦,規模居行業第一,可累計扶貧37935戶,20年內承諾的扶貧資金達20.7億元。
協鑫新能源副總裁張耀邦對本報記者表示,協鑫新能源在實施國家光伏扶貧戰略上,積極策應,主動承擔業務。目前,協鑫新能源的光伏地面電站基本建立在鄉村,在落實中央精準扶貧戰略,推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發展“光伏+鄉村旅游”等方面設計了一些新的模式。
記者獲悉,位于山東省菏澤市的協鑫新能源鄆城鑫華4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是山東省第一批國家級扶貧項目,電站在建設之初就設計為農光互補模式。該電站在農業大棚頂上安裝光伏板,大棚內全部進行綠色有機蔬菜種植,實現棚頂發電、棚下種植的農光互補雙層效益。在露天種植區,還種植了地參、菊花等中藥材。
當地的張桂花老人年逾古稀,因病致貧,如今鄆城鑫華光伏電站租賃了她家6畝土地,每年每畝地租金1200元。從2017年夏天開始,張桂花在電站從事除草等較輕松的農活,還能拿到四五千元工資,再加上扶貧款各種補貼,一年收入過萬元。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從2015年啟動光伏扶貧試點工作以來,已先后安排790萬千瓦光伏扶貧項目,截至去年12月底,已幫扶約8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