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分析人士表示,這說明光伏行業受支持的大方向已經明確,國內市場有望快速啟動。
會議確定5大政策措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善加利用市場“倒逼機制”,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多晶硅、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規范產業發展秩序;積極開拓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完善支持政策,根據資源條件制定光伏電站分區域上網標桿電價,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的政策,根據成本變化合理調減上網電價和補貼標準。完善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光伏發展的機制,光伏電站項目執行與風電相同的增值稅優惠政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減少政府干預,禁止地方保護。
會議認為,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光伏制造產業體系。當前的主要問題是: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過度依賴外需,企業普遍經營困難。
以光伏產業的上游產業多晶硅環節為例,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業中已有3家停產。全國目前已投產的43家多晶硅企業中,僅剩下七八家企業尚在開工生產,停產率超過80%。直接原因是多晶硅價格及其下游的電池組件價格已經接近甚至低于生產成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曙光認為,“拯救光伏,最根本的靈丹是讓市場的歸市場。各地政府應借這次光伏劫難重新審視政府之手與市場間的合理界線。”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總監張硯霖表示,光伏產業洗牌或隨時出現,中國光伏產業應深刻反思,“練好內功”,重新部署產業發展戰略。
國金證券研究員張帥認為,我國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啟動光伏內需的態度已十分明確,預計明年仍將有分布式度電補貼、電網配額制、行業準入制度等相關政策陸續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