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鵑
來源: 山西日報
原標題:光伏產業 給你我帶來什么(圖))
臨汾市堯都區縣底鎮李子角村光伏扶貧項目,一個項目年收益13萬元到15萬元。 張臨山攝
一首歌如此豪邁地唱道:《向天再借五百年》。在能源結構不斷調整的今天——
一首歌豪邁地唱道:《向天再借五百年》。
在能源結構不斷調整的今天,我們還能向天借到什么。
頻頻來襲的北方霧霾,使得可再生能源利用觀念深植山西人心。省內農村用戶沼氣大規模推廣應用,光伏發電、風電、地熱能開發利用等進展明顯便是真實寫照。到2015年底,全省風電和光伏等新能源裝機總規模達到780萬千瓦。截至3月底,全省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121.73萬千瓦。
作為我省可再生能源主力軍之一的太陽能行業,得到省內外越來越多目光的關注,處于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山西光伏產業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越來越多目光關注過來,“十二五”我省取得該領域的扎實成績,也為今后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百姓生活帶來真切的實惠。
帶來溫暖與光明 太陽能走進你我生活
在太舊高速路晉中服務區,不少細心的人發現在其辦公樓頂,整齊有序地排列著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用于整個服務區的照明和熱水設備。
如今,全社會都在關注節能減排,太陽能的作用和發展正走進更多人的視野。和晉中服務區一樣,在清徐縣旅游路和葡峰山莊,照明設施的電源來自太陽能;在晉祠停車場,40盞太陽能路燈將夜空點綴得分外明亮。
從國家層面到我省實情,光伏產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環環相扣,與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從國家層面看,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推動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利用和大規模發展,是此期間能源發展的核心方向和重要任務。“十三五”總體規劃中明確指出:“推進能源革命,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安全高效發展核電。”這為整個能源行業向著“清潔、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結合省內實情,作為煤炭資源大省,長期以來,煤炭資源的大規模、高強度、粗放式開采利用,使我省在享受煤炭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飽受其害——地下水源破壞、地面沉降塌陷、水土不斷流失、生態環境惡化……加之人們環保意識提高和對生活質量要求日益嚴苛,改變現有能源結構成為大多數人內心深切的期盼,山西轉變能源發展方式,調節能源結構勢在必行。
5月16至17日,山西省太陽能協會在并正式成立和“2016第二屆山西可再生能源發展峰會”舉行,標志著我省太陽能產業發展向著更加規范方向努力,越來越多省外目光開始關注山西領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