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價各省的可再生能源消納的完成情況,“關鍵是沒有感受到責任,全憑自覺”。
作者:趙夕
來源:南方能源觀察
原標題:各省可再生能源消納點評:浙江陜西最抗拒外來新能源電力
“青海、寧夏、云南、內蒙古、吉林和山西非水電可再生能源消納比重已達到2020年目標,貴州、甘肅、黑龍江、安徽、京津冀和江西接近實現目標,陜西、海南、廣東、遼寧和山東實現2020年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國家能源局4月18日發布的《2016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點名關注陜西、海南、廣東、遼寧等省份。
業內人士評價說,不是所有差距大的省都有問題,距離目標差距排名屬于中游部分省份將強化排斥外來風電立場,令人擔憂。
優等生京津冀晉:北京主動加大消納內蒙風電
綜合消納量,完成2020年目標情況,以及省內資源與火電發電小時數情況,京津冀地區和山西的表現較為亮眼。
其中京津冀電力消費體量較大,與浙江大體相當,但6000千瓦以上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全國最低,且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比重已經十分接近2020年目標,有可能超額完成。報告中指出“京津冀、河南、江蘇、浙江、山東、遼寧、陜西具備條件接納超額完成2020年目標地區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現有跨省跨區輸電通道未充分發揮輸送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的作用。”
京津冀無疑是其中的優等生,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北京已主動提出進一步加大對內蒙地區電力的消納力度。
而曾經的煤電大省山西,已在今年提前完成了2020的消納目標,作為風電四類資源區,和光伏二類資源區,風、光電實際利用小時數均超過保障性收購利用小時數,是唯一一個兩項均達標的省份(遼寧、河北達到了風電要求,黑龍江達到了光伏要求,且并非所有省份都有相關要求)。此外,其省內6000千瓦以上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僅為3008小時,僅高于京津冀地區。
排名后?不一定差:山東表態歡迎外來新能源電力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省離目標有些差距,但不是所有差距大的省都有問題,要看趨勢。以山東、遼寧、廣東、陜西為例,雖然四省均離2020年目標較遠,但各有緣由。
其中山東、遼寧2016年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比重(以下簡稱消納比重)分別為5.6%和8.6%,并不低,而且同比增加百分點為0.6%與0.9%,增速喜人。此外,山東對于接納外來新能源電力的態度十分積極,知情人士稱,山東省有關人士曾在工作會議上明確表達對外來火電的反對以及對外來新能源電力的歡迎。
至于遼寧,通過省內火電靈活性改造,消納新能源能力顯著提升。此外,蒙東扎魯特-山東青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的完工,將有助于山東消納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同時可緩解遼寧棄風問題。如此看來,要達到2020年的消納目標,山東和遼寧應該問題不大。
看成績,廣東的似乎不太好看。其2016年消納比重為1.9%,同比增加百分點也僅有0.1%,此外楚穗直流和普橋直流的輸送能力有限(兩條均為云南至廣東的特高壓線路,2016年均已100%輸送可再生能源,年輸送電量分別為261.8億千瓦時和264.5億千瓦時),接納外來電也不太可行。但業內人士表示廣東近年來,非水可再生發展平穩,增速穩定,照著這個勢頭,發展省內資源應該也可達到2020年目標。
作者:趙希 來源:南方能源觀察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