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大電網運營商PJM近日發出警告,人工智能(AI)技術驅動的電力需求激增,已導致全美數據中心密度最高的區域電網容量耗盡,新建項目面臨無電可用的困境。PJM獨立監管機構Monitoring Analytics總裁Joe Bowring直言:“根本沒有新增發電容量滿足數據中心負荷需求。” 覆蓋華盛頓至芝加哥13個州的PJM電網,承載著全美近40%的數據中心用電量。Bowring指出,AI算力競賽引發的電力需求飆升,正將該電網推向數十年來最嚴峻的供需臨界點。過去一年中,區域電力緊張態勢持續加劇,部分時段供電缺口已達峰值負荷的5%以上。 在弗吉尼亞州北部舉行的Infocast PowerUp數據中心峰會上,Bowring明確要求開發商“自帶發電設施入場”。他建議PJM建立快速審查通道,允許配備獨立電源的項目跳過數年等待期直接并網,但前提是發電容量與用電需求嚴格匹配。這一機制將形成市場篩選效應——只有具備資金和技術實力的企業能通過電力保障門檻,遏制低質量項目投機。 市場已用價格信號驗證危機嚴重性。2023年PJM電網容量拍賣總額達14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發電企業獲得超額收益。據巴克萊銀行預測,定于周二公布的最新拍賣結果將顯示,容量價格將繼續維持歷史高位甚至再創新高,這直接反映了AI數據中心建設潮對電力市場的沖擊強度。 彭博分析指出,強制自建電廠政策將重塑數據中心競爭格局。一方面,項目開發周期可能從5-7年縮短至3年內,運營效率顯著提升;另一方面,電力成本占比預計從當前25%升至35%以上,倒逼企業優化能效架構。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已開始布局核能小堆(SMR)和氫燃料電池等清潔電源,而中小開發商則面臨被市場出清的風險。 |